大难不死的AltspaceVR真的必有后福么?

2017-08-17 16:17:11来源:VRZINC


无我VR 聚合新闻

没钱干不下去的VR社交平台AltspaceVR在推特上表示将重新上线。毫无疑问,AltspaceVR又找到了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金主。

不过,大难不死的AltspaceVR真的必有后福么?并不见得,VR社交并不是初创公司轻易就能玩转的领域。

深不见底的投入

“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”放在哪里都是不变的真理,“空手套白狼”也得需要能空手套白狼的方法。

无我VR 聚合新闻

做VR社交除了设计应用程序的成本外,需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。

1)新技术的研发。现在的VR社交应用还是只停留在虚拟人物的一些“软”社交上,目前VR社交的技术瓶颈在基本姿态和头部位置的追踪,面部追踪,甚至是眼球追踪上。

VR社交并不是简简单单在VR环境里能交流就可以了,我们应该是去尽力营造一个逼真的世界,包括人物模型以及人物的面部表情等一些细节。所以,初创者还需要在这些技术上有更深入的研究。

2)渠道推广。众所周知,一款产品的优秀不能代表这款产品一定就能火爆,其中一方面就需要渠道上面的推广,这笔投入也是一个不小的成本。

3)平台的问题。目前的VR市场硬件混杂,行业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标准,如果不同的平台上的社交应用不能互通,势必会严重影响到这款产品的市场。试想一下,如果如果Facebook只能在苹果手机上使用,但是推特支持所有手机,势必有很大一批人会弃FB而转向推特。

4)交互模式。选择什么样的交互模式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,这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VR社交产品的体验。

目前市场小,转化率低,见效慢

众所周知,VR技术的技术瓶颈还有很多,市场尚不成熟,去年全球VR硬件出货量一共也就630万套,要知道去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就达15亿部之多,相比之下,VR的市场体量实在微不足道。

无我VR 聚合新闻

据统计,AltspaceVR平均月活只有3.5万,也就是说AltspaceVR的市场转化率约为0.5%。而对比Facebook上季度统计,Facebook的月活已经超过20亿。VR社交尚处在襁褓之中,用户对于此并不买账。

平台用户数据不好看,没办法吸引资本注资进行下一轮的烧钱,自身也无法盈利,AltspaceVR之前无奈宣布关闭也在情理之中。问题在于,不去改变这种局面,这轮注资能帮助AltspaceVR再坚持多久呢?

事实上,现阶段的VR社交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起色,要想在VR社交上取得突破是一场长期的战斗。

VR社交——巨头们的战场

VR这个新兴产业虽然似朝阳,活力无限,但是现阶段却无法释放出它的光与热。现在更多的是要巨头们对它哺育和培养,但是这些却是刚刚成立的初创公司所承受不起的。

无我VR 聚合新闻

Facebook很早就开始为VR社交做准备了,从 Oculus Social到去年的Social VR 技术,再到今年正式推出Facebook Spaces的VR社交平台。包括去年腾讯就开始推出、今年正式展示的Solar VR相关demo。

这些巨头显然有钱、有时间、有精力去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初创公司想和这些巨头在正面战场一较高下无疑是相当困难的。

更何况,Facebook、谷歌和腾讯这些巨头本身就有社交基因,先天的优势,再加上他们在VR社交上决心和行动,初创公司的优势还剩下多少呢?

初创者的机会在哪?

说了这么多,很多人会问,那是不是初创公司完全没机会了?

正面硬刚,显然不可取。因为不管是你的VR社交模式多么新颖,创意多么好,在这些拥有深厚底蕴和庞大资本的巨头面前,一切都是浮云。

君不见,腾讯买了《穿越火线》版权,经过本土优化、改造后,市场的庞大占有量。反观其开发者Smile Gate在2012年停运,退出市场。

这些巨头们copy好的创意再提升优化后击败对手的事例数不胜数,因为他们有资本、有技术,最重要的是他们更加懂得用户需要什么。所以,想要正面去和这些巨头竞争“道阻且长”。

初创公司更应该把视线放在更细小的垂直领域,先集中精力专注做好某一个点。

现在的互联网创业,要么靠烧钱把竞争对手耗死,要么就是围绕某一个细分点打造产品。初创公司在VR领域也一样可以秉着“吃小蛋糕”的理念,在更加细分的垂直领域上大展拳脚,慢慢做大做强,然后谋取更大的蛋糕。这些都是在其他领域验证过的道路。

当然,最关键的是你必须得有前人未有的idea,才能帮助自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“弄潮儿”。

新闻媒体更多>>
  • VR网
  • Yivian
  • 青亭网
  • 麦逗VR
  • VR陀螺
  • 魔多V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