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贯彻十九大·文脉颂中华”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将于3月16日上午9点在国家图书馆典籍馆举办启动仪式,届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VR互动等你体验,亲手捏面人,画脸谱,剪窗花,戴上VR“触碰”非遗。
美妙绝伦叹为观止的传统工艺,全新的现代时尚的比赛形式,现代科技与非遗文化的完美结合,这样的比赛令人神往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,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、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,包括传统表演艺术、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、传统手工艺技能等,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,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、经验、精神,所以需要人际之间的近距离传授,一般是由父子(家庭)、师徒、学堂等形式传承。因为非遗的特殊特点,所以继承与发扬受到了很多的限制,加上社会宣传力度的不够,传承技艺的滞后,甚至出现后继乏人、面临失传的窘境。VR就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,在计算机上生成的,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。是年轻人十分喜欢的一种技术手段,VR+非遗的结合,会让传统非遗艺术换发异彩,激发在年轻人中继承的积极性,实现代代传递发扬光大。
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的举办,首先客观上起到了营造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,增强了全民对于非遗的认知、保护工作。呼吁也唤起了更多的人去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、拍摄制作专题片,利用“VR短视频大赛”的契机,在社会及青少年中形成学习、普及、继承非遗的良好风尚。